close

臘月廿九日是傳統中人們忙著準備年菜的日子。通常人們都要準備非常多而且豐盛的年菜以慶賀好年。常見的年菜除了雞鴨魚肉外,最不可少的是「長年菜」。所謂長年菜是正月所吃的菜,又叫介菜或無心菜,因又為求父母長壽乃又稱「長年菜」。

圍爐.jpg 

除夕夜,台灣俗稱「二九暝」或「三十暝」(視臘月大小而定)。是年俗極重要的一個日子。這一天該行的年俗甚多包括、貼春聯、吃團圓飯、分壓歲錢、守歲─等。

  辭年於午後舉行,家家都要供拜牲醴、祭神祀祖。而供品中必有柑橘堆成的柑塔,插上「看仔花」的看飯及年糕等,皆符合好口彩,以祈來年大吉大利、諸事順逐。

 

  辭年後,便開始忙著在大門、窗口、米缸……等處貼上各式春聯或年畫,這項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流傳,不但使得春聯、年畫發展為民間最獨特的民俗藝術,而且將過年的氣氛點染得極為喜氣洋洋。

  夜裡,最重要的吃團圓年夜飯,在台灣稱為「圍爐」。圍爐時的菜餚也都要講究好口彩,如全雞寓意「食雞起家」;食長年菜要一根一根先頭後,不橫食、不嚼斷而食,表示對父母祝壽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無論離開多遠的遊子,如無特別的原因,都是趕回來圍爐,以示闔家團圓。而若有外出遊子因故缺席,父母要為他準備一副碗筷,並留一張椅子表示也有共進年夜飯。此外,年夜飯最後一定要有留一道魚不能吃完,取寓「年年有餘」。

  圍爐後接著進行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分「疊年錢」,然後全家圍坐守歲的用意在於不睏來年才不致窮困,同時也可為父母祈求長壽,所以又稱「守長壽夜」。

0617e1e1d7e32fa0.jpg 

  漢代一月叫做「征月」或「正月」,故台人稱新春大年初一叫做「新正」。傳統的台灣年俗以「開正」來揭一年的序幕。開正的時刻,是按年的干支而定,通常都很早,全家老幼要一同祀神、祭祖,以迎接新年的來到。

  新春期間,台灣人依習要到寺廟燒春祈福,稱為「行春」。完成後便開始到至親好友家「拜年」,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總是互道:「恭喜發財!」,張口閉都要盡說「好話」。

  此外,為了求取新春的吉利,大年初一還有很多禁忌,是諸多年俗中最有趣的一環,例如忌吃稀飯、禁吃「煎」食、忌打罵子女、忌打破碗、忌掃垃圾出門,以及不可拿刀、動砧、掃帚……等,台灣人深信,新正第一天如果不討吉利,未來一年很可能楣運纏身,因此,便衍生出這樣限制了

  正月初二,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做客的日子,又稱「返外家(娘家。)古俗女子無故不得擅自歸寧。只有在年初二才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返外家。所以初二做客日這天一大早,已出嫁的女兒都會偕同夫婿、子女一同回娘家做客。

  「返外家」多半要準備一些禮物,稱為「伴手」或「等路,且必需準備紅包,送給娘家兒童。女兒帶回的外孫,則由外家贈送雞腿,外祖母通常還會紅繩繫紅包(以前繫古錢),掛在外孫脖子上,稱為「結衫布」。初二回娘家的習俗,非常溫馨,也可以說是古代最低限度保障女權的習俗,終年操家事的婦女,也只有在這個時候,才得以「做客」的心情來享受這難得假期。

古俗正月初二是「赤狗日」,俗信此日不宜外出或宴客,若犯此禁,則終身赤貧。所以「新年歌」唸唱指「出三睏到飽」就是此意,大部份的人在這一天也大都留在家中賭博取樂。不過,工商社會的人們年假沒有幾天,不少人還是會外出踏青,不再禁忌。

  大年初四是諸神返回人間的日子,俗稱「接神日」。去年臘月廿四日升天奏報放年假的諸神,都在初四這天下凡回轉人間執行新一年的任務。因此,要準備牲禮、四果、金紙、甲馬迎接諸神下降;甲馬即印有馬形的金紙,接神必定在下午。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、飯菜特別豐盛,所以才說「初四頓頓飽」。

  大年初五,河洛話謂「隔開」,客家人稱作「出年關」,意思都表示年節到這一天暫告一段落。一般商家要在這一天擇定吉時,鳴炮祭神,開張大吉,回復正常營業。上班族們也在今天開始回到工作崗位,全力以赴打拼奮鬥。

  大年初六是挹肥日,表示舊時農家於此日開始下田春耕。初九天公生,是新年以後最隆重的祭典,要燒「天公金」放鞭炮。由於拜天公的祭品極為豐盛,所以到了初十還「有食食」。十一日請子婿。十二請女兒返來吃稀飯配芥菜。十三關老爺生。十四開始結燈棚,新年的歡樂最後就在元宵燈火的高潮,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ha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